不负韶华创大业,满怀激情铸辉煌。
秋冬之交,枫叶正红。学院北路西侧、大庆道北侧,高新区三幢在建大楼正拔地而起,不时引行人侧目。这三幢大楼分属鹰眼智能、新邦医药、北上节能三家公司,而这三家公司的“掌门”袁鵾、左卫刚、薄建猛均青春年少,年龄在30到34岁之间。乘着党的二十大东风,‘三剑客’正在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意气风发谋划大发展,快马加鞭上项目,舞动科技利剑力争新跨越。
不久前,记者先后走访了高新区这3家公司。走车间,看产品,观展室,感叹企业发展之迅猛。与三位企业家交谈,更惊讶于他们对创业的坚守,对科技的执着,引出一段段令人难忘的创业故事。
“海归”袁鵾,在机器视觉领域显身手
河北鹰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袁鵾,是一名“海归“。
2016年,袁鵾结束了英国伯明翰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业,回国后本打算在机器视觉领域一展拳脚,没想到却遇到了“求职无门”的尴尬。面对世界机器视觉产业崛起的大好机遇,他决定自己创业,打拼出一片天地。
而此时,建有“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投资环境远近闻名的唐山高新区,牢牢地吸引了他的目光。
鹰眼智能产品调试现场
2018年,袁鵾来到高新区创业中心,申请进入留创园,有了一间39平方米的小办公室,这成为他梦想起航的地方。“2019年2月16日,我们聘请到了第一个工程师。”袁鵾对那一天记忆犹新。很快,在朋友的介绍下,袁鵾接到了某公司人脸识别智能化车间的订单,这是鹰眼智能成立后接到的首个订单。
2020年,一家钢铁企业有关人员登门求助,探讨解决型钢的轮廓测量和缺陷检测务难题。在传统应用中,型钢生产线每秒出钢6至8米,呈高热状态,辐射温度达800℃,人工根本无法在线检测。该企业出产型钢30米/根,每10根才抽检几厘米,一旦出现问题,之前生产的型钢将全部作废,而且生产线要停机调整、维修,这对于每天产值上千万元的企业而言损失不可估量。针对该企业面临的难题,袁鵾带领团队进行评估、研发,为其专门制定了问题的解决方案。其研发的设备利用多光谱激光高频扫描,实时判断产品尺寸和缺陷,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在数据库中反馈,并给出专业性指导意见。鹰眼智能的产品帮助该企业实现在线全检,实时掌握每一毫米产品的情况,最高检测精度达±0.025毫米,次品率几乎为零。而且公司的产品打破了国外的垄断,价格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十分之一,直接帮钢铁企业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效率。
鹰眼智能车间
几年来,鹰眼智能的业务逐渐推开,研发团队逐渐发展壮大,业绩也在不断刷新。2019年、 2021年、2022年,公司销售额分别达到400万元、1000万元、4000万元。公司不断强化与英国伯明翰大学、天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名校合作,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器视觉分析领域的领先优势,掌握着“机器人系统”“AI视觉算法”“数字智能化”领域的先进核心技术,获得9项专利和28项软件著作权,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壮大,袁鵾决定上项目建大楼。面对未来,他信心满怀:“我们要成为人类科技革命浪潮的领航员!”
左卫刚,应用“5G”护航百姓健康
提起血压计、血糖仪,人们都很熟悉。然而,左卫刚创办并任职总经理的新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却是唐山市乃至河北省唯一生产血压计、血糖仪的企业。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产品畅销、公司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秘诀是应用了“5G”技术。
今年34岁的左卫刚,2012年毕业于唐山师范学院。刚一毕业,早有创业梦想并对高新区投资环境熟悉的他,怀揣着2万元启动资金,入驻高新区创业中心,开展医疗商贸业务,开启了创业之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人们对医疗产品需求会越来越多,所以我判断大势选择了这一行业。”左卫刚说。
但是,几年的创业实践让他深深认识到,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单纯做商贸竞争力差,利润率低,市场风险高。于是,他决定把经营范围延伸到医疗器械、医药用品生产领域,于是2017年河北新邦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公司大打“创新牌”,对电子体温计进行了革新。传统的水银体温计虽然测温精准,但是存在测温时间长、容易破碎等弊端;额温枪虽然能够达到快速测温的目的,但测量数据偏差较大,有失精准。针对此,公司成功出品新型医用电子体温计,相较于水银体温计既环保安全又快速,将原来300秒的量测时间,缩短到8秒,测量数值误差±0.1度,大大方便了消费者的使用。除了体温计,公司还对口罩、创可贴等进行了技术创新。由于疫情原因口罩已成为居民日常必需品,但是佩戴普通口罩时,一呼一吸间往往会在眼镜上产生雾水,影响视线。公司采用新型材料,在保证防护作用的同时,提升了透气性,解决了这一问题。
创新好戏连台。左卫刚把目光瞄向了5G、物联网技术。公司将5G技术融入血压计、体温计、血糖仪、心电图仪、尿酸仪……实现健康数据实时传输、实时查询、实时分析,患者通过手机就能实时掌握健康状态。左卫刚说:“我们目前的研发方向是‘5G+医疗’,通过科技创新,让智慧医疗器械服务民生,守护百姓健康。”他还介绍,“我们正在研发通过语音识别、自然语音处理技术,将患者病症描述与标准医学指南作对比,为用户提供医疗咨询、自诊、导诊等服务的信息系统,实现通过用户对症状的描述,根据医疗信息数据库进行对比和深度学习,为患者提供诊疗建议,包括用户可能患有的健康隐患、应当在医院进行复诊的门诊科目等。”左卫刚说。
新邦医药总经理左卫刚展示研发成果
5年来,新邦取得19项专利,医药合作客户超10万家。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医疗器械行业的一分子,左卫刚始终不忘社会责任,先后向河北省红十字会、高新区管委会、路北区、鹿泉区、平山县等先后捐赠各类防疫物资300余万元。目前,公司医疗器械技术开发及生产制造项目,建设GMP十万级净化车间、GMP百万级实验室、全自动智能化生产车间等,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自动智能血压计50万台、血糖测试系统40万套、制氧机20000台,全面投产3年内产值可达2亿元,可带动300余人就业。
驶上发展的快车道,左卫刚对未来发展满怀豪情:“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备受鼓舞,振奋人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带领全体员工,以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在医疗器械领域加强研发,推进科技创新,助力医疗行业的蓬勃发展。”
“90后”薄建猛,研发电磁加热技术创大业
很难想象,北上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北方电磁”创始人薄建猛,竟是一名“90后”。见到他时,这位小伙子说:“我们深度研发电磁加热技术,就是想用电磁让生活更美好!”
薄建猛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13年在深圳参加工作,次年与合伙人在深圳市创办了一家专注于节能电磁加热技术研发的公司。彼时,电磁加热技术仅局限于熔炼、淬火等领域。2016年4月,薄建猛回到家乡唐山发展,创办了河北北上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第一年,便成功研发首台变频电磁采暖炉。在随后的创新发展之路上,薄建猛一路高歌猛进。2017年3月,公司成功研发变频电磁导热油炉。2018年3月,公司成功研发变频电磁热风炉、变频电磁蒸汽发生器,有效替代传统燃煤燃气的加热方式。此时的北方电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电磁采暖设备的生产厂家、电磁采暖加热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在产品研发的同时,薄建猛不断扩大商业版图,在全国建立了加盟经销门店,包括哈尔滨、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等城市,更好地为全国北方地区百姓提供电采暖、电加热服务。
北方电磁车间
至2020年,公司业务覆盖范围已扩展到大棚养殖场、家庭住宅、工商业的冬季取暖;酒店会所、浴场桑拿的热水项目;建材木工、农副产品、海产品的烘干加热;食品、服装、机械、化工行业的蒸汽项目;反映釜、煤矿井、输油管道的冬季加热等等。当年,公司营业额突破1亿元。
电磁加热技术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在公司的生产车间展示区看到,一根粗大的金属管被置于金属线圈中心,开启控制器后,显示屏上的数字迅速攀升,时间不长就被加热到600℃,金属管在高温下变得通红。神奇的是线圈上却几乎感觉不到热度,甚至可以用手触摸。在生产线上,一台台变频电磁供热产品正在有序组装,不大的箱体内,安装着数十种元器件。“我们通过各种元器件的配合,不断调试,让电磁更‘听话’,让操控更方便,让热转换效率更高。”薄建猛说。
目前,公司拥有电磁加热器、电磁导热油炉、电磁蒸汽发生器、变频电磁供热机组、变频电磁工业加热机组等系列产品,这些产品具有智能控温、环保、热转换率高、干烧保护等特点,可以远程WIFI操控,采用微电脑芯片控制。公司产品在供应煤改电市场的同时,为钢铁、化工、冶金、医疗、食品、农业、国防科研等行业提供热能。产品畅销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其首创单机最大5000kw电磁供热机组已投入运行,并实现无人值守。北方牌电磁防爆热风机组率先实现660V及1140V额定电压供电,最大限度降低功率损耗与短路电流值,已在吉林白山、陕西榆林、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大型煤矿投入使用,实现井下安全送风。公司还拥有大型现代化生产车间、立体存贮仓库、国家级超高温实验室、国家级超低温实验室等。公司获评专精特新创新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称号。公司与中国电力科学院、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电力勘察设计院、河北省科学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开展广泛产学研合作,已获得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外观专利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6项,承担省级科技研发项目多项,多次参与编制修订国家标准。
北方电磁外景
辉煌之后再出发。薄建猛乘势而上,及时谋划启动了二期工程。据介绍,二期工程年产10万台智能变频电磁供热机组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22.43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米,预计今年底竣工。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成为全国最大的智能变频电磁供热机组研发制造基地。
面向未来,薄建猛坚定地说:“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企业将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我会以民营企业家的实干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努力推进科技创新,把企业做大做强,为国家实体制造业发展作出自己的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