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沿着“通州路”驱车向南驶往京唐智慧港,“不是同城,胜似同城”的招牌十分醒目。受益于区位优势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推进,京唐智慧港已吸引了通州等地50余家企业签约入驻。
提起唐山高新区与北京通州区合作的渊源,要追溯到2017年。京唐智慧港规划建设服务中心项目科负责人王文博说,为承接城市副中心乃至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促进产业转移、成果转化,唐山高新区与北京通州区投资促进局、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管委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了通州产业园。
北京双泰智能装备制造及气动起重设备研发生产项目,是第一个入驻通州产业园的项目,主要生产智能装备制造及气动起重设备。2月24日星期五,公司副总经理张艳玲决定回北京的家过周末,她说:“从唐山西站乘火车到北京正好五点半,能赶上吃团圆饭。”
张艳玲2018年随企业从通州来到高新区,过上了“双城”通勤生活。2022年12月30日,京唐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后,她往返两地更方便了,她告诉记者:“听说以后北京城市副中心站投运后,最快半个多小时就能到唐山。”
“通州产业园产业规划集约高效,配套设施建设起点高,因此吸引通州企业纷纷落户。”王文博说,为了服务好外迁企业,京唐智慧港给予落户通州等地企业许多优惠政策,比如按照投资力度给予奖励。随着京唐城际铁路通车,唐山搭上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快车”,为引进项目、吸引人才提供了便利。
6年来,高新区京唐智慧培育形成“2+2”(应急装备和智能制造、机器人、医养健康、现代服务业)现代产业体系。同时,通过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途径,孵化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为北京创客提供免费创客空间,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加快实现“京津孵化、高新产业化。”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城市规划及产业规划,努力提升园区品质,打造智慧园区及无人驾驶应用场景,积极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到通州产业园孵化转化,打造‘不是同城胜似同城’的发展效应。”王文博说。
河北微探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正在进行光纤主机的定温报警试验。刘洪超摄
唐山双泰科技有限公司操作工人正在操作数控插齿机,加工驱动车动齿圈。刘洪超摄
唐山西站。刘洪超摄
京唐智慧港。刘洪超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