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下午,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幕。开幕式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尹力,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参观了国家火炬唐山高新区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展馆。
大会期间,唐山高新区机器人展览展示、招商对接活动同期举行,区领导董学忠、安海涛会见了电科院科技集团总经理、院党委副书记宋婧,阿格亚集团董事长贾振钊,德国华侨会会长杨明,中咨公司副总经理赵国栋等人。区领导高丽敏、高莺对接了杭州宇树科技、杭州申昊科技等企业。
智能吹扫机器人、皮带撕裂监测机器人、旭华智能巡检机器人……来自区内的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百川智能、新禾智能、英莱科技、旭华智能、湖南超能等10家企业的多款机器人展品惊艳亮相、各展其能,让观众近距离了解唐山高新区机器人产业最新技术和前沿应用,感受属于高新的智慧科技力量。
记者在展台上看到一台巡检机器人正在演示功能,旭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闫安介绍,这是在轨道交通行业里的巡检机器人,主要是给高铁列车检测,如果发现螺栓有松动,它就可以检测出来,并报警维修。该产品已经和中车唐车开展合作。闫安表示,在这个机器人盛会上,结识了更多的同行,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为公司今后的发展和合作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在新禾智能的展台前,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和陪伴的家人,纷纷驻足咨询、体验。新禾智能的产品主要是面向中小学科普教育的机器人,覆盖了从小学一年级到中学的全部阶段。新禾智能还是我省机器人比赛装备的提供方,深得机器人创意赛的中小学生们喜爱。在说起科普机器人普及时,新禾智能的宋金明骄傲地说:“我们已经在中小学校建立了100多家创客教室;市科技馆的机器人项目也是由新禾在运营。”他指着机器人部件上的Logo说,“这是我们公司的专利,印在了每一个部件上。”目前新禾科技已经成为我市乃至河北省的机器人教育基地和研学基地。
湖南超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的儿童晨检机器人,因其酷似天线宝宝的造型,让路过的中小学生排队体验。另一款超能小康健康服务机器人整合了多种专业医疗检测设备,可进行血压、心率、血糖等十项体征测量,全面掌握身体状况,实现在家轻松体检。
在唐山高新区的展区内,拥有着机器人+装备制造、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教育等多种应用场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制造深度融合的成果,机器人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唐山高新区以壮大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突破口,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在产业、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积极开展对接合作。一是深化与京津机器人产业对接合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平台,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生态,提升机器人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二是与强化京津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做好科技成果转化,优化机器人产业各环节布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支撑产品快速研发迭代升级;三是精准拓展京津市场,发挥京津冀产业协同优势,支持机器人头部企业发挥产业链优势,引导上下游配套企业在唐山布局,实现生产资源对接、生产过程协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整合能力;四是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全方位做好用地、供水、供电、路网等要素保障,提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配套水平,吸引更多机器人相关央企京企转移落地;五是借力资本市场促发展,充分发挥京津冀地区各类金融机构力量,做大机器人产业发展“资金池”,化解机器人企业融资难题,激发发展潜力,为实现唐山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据悉,世界机器人大会自2015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七届,由北京市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电子学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是中国机器人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国际元素最丰富的行业盛会。2023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展览总面积达4.5万平方米,140余家国内外机器人企业携近600件展品亮相展会,并且首次全馆打造“机器人+”制造业、农业、商贸物流、医疗健康、商业社区服务、安全应急和极限环境应用等10大应用场景板块,展现机器人在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人民福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机器人应用向深度广度拓展。同时,还集结了30余家关键零部件企业展示最新攻关成果,突出展现我国机器人产业强链补链实力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