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内动态> 区内动态
唐山市召开药品和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日期:2020-12-18 阅览量:4816 字号: +放大 -缩小

发布会现场。见习记者 徐倩 摄

  长城网12月16日讯(见习记者 徐倩)12月16日,唐山市召开药品和医用耗材招标采购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全程如下:

  主持人:唐山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 孙伟光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解决百姓“看病贵”问题的突破口。自2018年7月1日开始,我市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和药店开展了五批次131个临床常用药品和两种高值医用耗材的集中采购工作,大幅降低了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减轻了百姓的就医负担。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唐山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杨文平,唐山市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贾莉和李智琳,请他们向大家介绍唐山市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首先,请杨文平副局长就我市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情况进行发布。

  唐山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杨文平

  各位媒体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首先,非常感谢大家对唐山市医疗保障事业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医疗保障局成立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三个努力建成”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全市医保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保障人民健康为根本目标,以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为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突破口,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国家医保局的有关决策部署,积极深化“四医联动”改革,全面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截至目前我市351家公立医疗机构共开展了五批药品和两种高值医用耗材的带量采购。药品涉及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类,传染类疾病等131个品种;医用耗材涉及人工晶体和心脏支架两个高值品种。价格平均降幅66.05%,最高降幅96.63%,大大缓解了百姓看病吃药用耗贵的问题,对患者起到了“降负担,促可及,提质量,强保障”的效果,对医药企业产生了“降成本,稳需求,助推广,促研发”的作用,既保障了民生,也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大量节省了医保基金。同时,我们积极与临床在用的非中选药品和医用耗材生产企业谈判议价,梯度降低了283种药品价格。通过多种降价措施的实施,共可减轻百姓就医负担5.97亿元。下面就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工作情况向社会发布并回答记者提出的大家关心关注的问题:

  一、创新中求突破,减轻百姓负担。

  1、找准突破口,挤干水份降低药价。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决策部署,按照省、市总体要求和国家、省医疗保障局专项工作安排,遵照“带量采购,招采合一、完善规则,促进竞争、规模效应,提升效率、及时回款,降低成本”的原则。分五批开展了131种药品的集中采购工作。剔除了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虚高致使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痼疾。解决了百姓反映最强烈、最关心的烦心事、堵心事。

  ①第一批国家集中采购药品。我市2019年7月1日起,25个品种、35个品规药品实行了集中采购,涉及精神类疾病、高血压、抗肿瘤等不同治疗领域,实现了“断崖式”降价,平均降幅52%,最高降幅96%。全市351家医疗机构共签约3345.92万片,已完成签约采购量238.4%,采购总量为7976.19万片/支/袋,采购总金额为1.21亿元,超额超量完成采购任务,全年可减轻患者就医负担1.05亿元。第一批续约采购量3804.44万片,目前已完成签约采购量97.78%,采购总量为3719.96万片/支/袋,采购总金额为4653.94万元。

  ②第二批国家集中采购药品。今年4月1日零时起,我市32个品种、44个品规药品价格大幅下降,中选药品价格平均降低72.81%,最高降低96.63%,百姓常用药降价明显,如阿卡波糖价格降低了81.26%、格列美脲片价格降低了95.73%,预计全年可减轻患者就医负担4627.22万元。年度签约采购量4343.17万片,截至11月30日已完成3071.05万片,总金额为1234.83万元,完成年度采购量70.7%,为百姓节约医疗费用3271.44万元。

  ③ “三明联盟”集中采购药品。我市自今年6月1日零时起,积极加入“三明联盟”,对7个品种、11个品规药品进行了集中采购,年度签约采购量为211.06万片/支/袋,与我市医疗机构在用仿制药采购价格相比,单品种最大降幅91.63%,总体平均降幅69.52%。按全市医疗机构约定采购量计算,预计节约药品费用1243.19万元。截至11月30日已完成155.35万片,总金额为255.8万元,完成年度采购量73.6%,为百姓节约医疗费用914.98万元。

  ④ “两病”门诊用药采购药品。2019年12月25日零时起12个品种、13个品规的“两病”中选药品价格在全市各级公立医院大幅降低,年采购量为2.17亿片/支/袋,与临床在用同通用名药品销售价格相比平均降低69.39%,其中二甲双胍降幅为95.19%,每片由1.148元降低到0.043元。预计节约药品费用0.71亿元。截至11月30日已完成2846.22万片,总金额为398.69万元,完成年度采购量13.12%,为百姓节约医疗费931.52万元。

  ⑤第三批国家集中采购药品。今年11月1日零时起,我市临床在用的55个品种、72个品规药品价格大幅下降,平均降幅53%,最高降幅95%,是历次集采品种最多的一次,药品涵盖范围除了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用药以外,一些恶性肿瘤、精神类疾病的治疗药品,外用药物滴眼液也在范围之内,如消化道肿瘤药物卡培他滨、乳腺癌药物阿那曲唑和精神类药物喹硫平等。中选药品平均降幅达53%,其中奥美拉唑肠溶胶囊(20mg*14粒/盒),同质量层次同样包装产品从56元/盒降到2.88元/盒,降幅达94.86%;治疗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二甲双胍,价格降至0.0566元/片,降幅超过93.36%。采购金额下降较多的还有:利奈唑胺片,原采购价为329.69元/片,降价后价格为31.25元/片,降幅90.1%:盐酸环丙沙星片,原价7.43元/盒,降价后价格2.38元/盒,降幅67%。年度签约采购量3269.09万片,预计全年可减轻患者就医负担4140.83万元。

  从工作成果看,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整体达到了“政策可落地、企业可接受、医院可执行、百姓得实惠”。同时我们通过政策协同积极引导非中选企业主动降价,共计171种非中选药品实现梯度降价,平均降幅达37.2%。通过五批次131种药品的集中采购降价和其他品种的议价提醒,可节约百姓就医费用4.36亿元。

  2、抓住关键点,攻坚克难降低耗价。  医用耗材“虚火难降”由来已久且愈演愈烈,造成医疗费用增加和“带金销售”现象发生。特别是高值医用耗材水份更是高得离谱,我们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精神,积极跟进落实国家、省医保局工作部署,开展了人工晶体和心脏支架集中采购。

  ①开展人工晶体集中采购。今年9月30日24时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完成挂网采购,共有30家医疗机构执行京津冀及黑吉辽蒙晋鲁医用耗材(人工晶体类)价格,共44类,涉及113个品规,包含了人工晶体的软性、单焦点、双焦点、三焦点、球面、非球面、一片式,三片式、预装、非预装、亲水、疏水、蓝光滤过、非蓝光滤过等多种属性,使患者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价格平均降幅达54.21%,最高降幅为84.73%。年签约采购量为6619片,截至目前已完成约定采购量的47.2%,总体进展良好,预计采购周期内可节约医疗费用1056万元。人工晶体价格大幅下降,使我市患者尽享改革红利,减轻就医费用负担。开启了我市治理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的序幕。

  ②组织开展冠脉支架集中采购价格落地实施工作  11月9日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价格已经公布,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医疗机构临床常用的主流产品基本中选,覆盖医疗机构意向采购量的70%以上。与2019年相比,相同企业的相同产品平均降价93%,国内产品平均降价92%,进口产品平均降价95%,按我市意向采购量计算,预计一年将节约医疗费用1.5亿元。目前,我们正在按国家、省统一部署积极做好落地实施准备工作,预计我市患者于2021年1月可用上降价后的产品。

  二、破除以药养医,推进深化改革。

  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是治理药品、医用耗材价格虚高、流通乱象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重要抓手;是健全医药采购新机制改革的关键一环;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改革总体成效显著。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一是坚定不移推进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常态化工作,切实做好国家组织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中选结果落地实施,进一步扩大市级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范围,通过实行“同城同价”、议价谈判等强力措施,把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全部降至合理区间,让药品和耗材回归合理价格区间,让医生回归看病属性,让医院回归公益性,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唐山百姓。二是不断健全集中带量采购工作机制,落实医保资金结余留用政策,完善支付标准、货款结算、质量供应等配套政策,广泛调动社会各方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三是继续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力度,加大对县(市)区医保部门和医疗机构集中带量采购工作的指导,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我市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平稳有序推进。

  三、强服务促发展,增强药耗可及性。

  药品和耗材集中采购政策的实施,规范了医疗行为和配送经营行为,净化了流通环境,实现了医保基金及时回款,对医药行业平稳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充分发挥了国产创新药和仿制药的替代作用,切实加大了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和国产医用耗材扶持支持力度,优先采购,鼓励临床使用集中采购药品和耗材,进一步增加药品耗材的可及性。通过对医疗服务进行科学评估,总结经验,厘清不足,促进医疗机构树立“价值医疗”理念,突出临床效果。“价值医疗”被卫生经济学家表述为“高性价比的医疗”。价值医疗的实践是以患者需求为中心,只有进一步发挥医保部门的招采职能,让我市百姓以低廉的价格享受高性价比的医疗服务,才能实现“让百姓少花钱看好病”和促进唐山经济发展的目标,让我们群策群力为实现“全民大健康”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主持人:唐山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 孙伟光

  感谢杨文平副局长的权威发布。

  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请需要提问的记者朋友举手示意,并在叫到提问前通报所在媒体然后提问,谢谢!

  记者:药品这么便宜,药效一样吗?

  唐山市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 贾莉

  药品和医用耗材作为治病救人的特殊商品,集中采购的药品和医用耗材都是由国家药监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药耗企业生产,且通过国家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在国家集中谈判的基础上通过带量采购获得的,虽然低价但是有效性、安全性有保障,可以代替原研药使用。

  记者:患者药品和耗材费用降低了,医院会不会多开别的药?或者增加检查费用?

  唐山市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工作人员 李智琳

  不会。公立医疗机构采购的所有药品(除中药饮片)和医用耗材均取消了加成,药品多开、少开,不影响医疗机构收入。同时,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及相关诊疗规范、用药指南,严格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规范用药行为。

  记者: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下降这么多,质量有保障吗?都采取什么措施,让患者用得放心呢?

  唐山市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工作人员 李智琳

  谢谢您的提问。的确药品最高降幅96.63%;强生视力康ZXR00型人工晶体从21420元降至11066元;心脏支架均价从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可以叫“断崖式降价”, 有患者担心心脏支架价格降这么多,质量有保障吗?我可以坚定的告诉大家:就是一模一样的产品,相同生产厂家,相同材质,相同规格型号。挤掉的是虚高的价格水份,尽可放心使用。。做为特殊商品的药品和医用耗材,安全、有效是特殊属性和核心指标。为保障人民群众用药、耗的安全,保护百姓生命健康,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中标药品的监管。

  一是严把药品生产源头关。重点紧盯带量采购中标药品的生产企业,通过飞行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等形式,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原料采购、生产工艺、原辅料投料、GMP实施、药品自检等进行核查、评估,督促生产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确保出厂的每盒药品都是合格产品。

  二是加大使用环节监管。结合年度检查计划,统筹加强对医疗机构中标药品使用过程的监管,重点检查药品来源是否合法、采购渠道是否合规、票据是否齐全、存储运输养护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严防非法渠道药品流入医疗机构。

  三是适度增加中标药品抽检频次。在制定年度药品抽检计划时,逐步增加中标药品抽检数量、品种、剂型,及时分析、汇总检验数据,对抽检不合格药品及时给予控制,严肃依法依规进行处置。

  四是加强不良反映监测工作。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医疗机构的工作协作,及时收集、汇总、分析中标药品不良反映信息,进行科学研判,防范和控制药品不良反映风险。

  记者:唐山市全部公立医疗机构和部分非公立医疗机构及药店参加了集中采购,我们很关心你们怎么采取措施让医疗机构使用加价后的药品和医用耗材,让百姓更多享受改革红利呢?谢谢!

  唐山市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 贾莉

  非常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也非常感谢记者朋友们长期以来对医疗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为确保降价药品和耗材进得了医院、促进公立医疗机构和医师优先使用、让患者享受改革红利,我们从四个方面入手,督促各公立医疗机构做好药品和医用耗材配备使用,切实减轻患者费用负担。

  一是畅通政策通道,确保中选药品进院。明确要求并督促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公立医疗机构不得以费用控制、药占比和医疗机构用药品种规格数量及召开药耗委员会等要求等为由,影响中选药品的合理使用与供应保障。督促公立医疗机构将中选药品纳入本单位药品处方集和基本用药供应目录,优化用药结构。对中选药品使用情况开展监测,及时发现和预警短缺情况,强化供应保障。

  二是完善奖惩机制,促进中选药品优先使用。督促各公立医疗机构严格落实按药品通用名开具处方的要求,确保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使用中选药品。将优先使用中选药品纳入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对于优先使用、保证用量的医疗机构、临床科室和医师,在公立医院改革奖补资金、评优评先、职称评定中予以倾斜;对不按要求采购配备中选药品,影响患者用药需求的,在医疗机构等级评审、医疗机构负责人目标责任考核中作出相应处理。落实结余留用政策,鼓励医疗机构多用中选药品。

  三是落实监测点评,促进中选药品合理使用。落实《处方管理办法》,将中选药品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制定用药指南,加强处方审核和处方点评,强化医务人员培训,发挥临床药师作用,规范医师用药行为。建立完善药品临床使用监测网络,对中选药品配备采购和使用情况、临床效果等开展监测和分析,促进中选药品合理使用。搭建药品监管使用平台,动态监管医院采购和医生使用中选药品。

  四是强化宣传引导,促进中选药品安全使用。加强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政策宣传,引导患者积极主动使用中选药品。对于慢性病人、老年人、精神疾病患者等换药风险较高的特殊人群,督促医疗机构做好换药临床风险评估、预案制定和物资储备,做好用药情况监测及应急处置,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主持人:唐山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 孙伟光

  好,记者提问就到这里。

  如果有记者需要采访或核实有关情况,请与市医疗保障局办公室。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国务院
征集
国务院
客户端
互联网
+督查
公众号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