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内动态> 部门动态
唐山高新区:践行新发展理念 开启发展新速度
发布日期:2023-12-06 阅览量:4361 字号: +放大 -缩小

践行新发展理念 开启发展新速度

—高新区2023年发展概述之一

唐山开元自动焊接装备有限公司组装车间工人正在调试焊接生产设备

2023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唐山高新区展区

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在测试消防机器人性能

2023年,高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强大动力,在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火炬中心的有力指导下,围绕“两区三高地”目标,突出快增长、强科技、优环境、增实力、防风险,聚焦使命拼命干、聚焦重点全力干、聚焦责任尽心干、聚焦落实抓紧干,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

自今日起,高新区新闻专版陆续推出《高新区2023年发展概述》,此为第一篇。

经济运行基础更加稳固

高新区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盯“两区三高地”目标,全力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经济稳中有进、稳步提质。

2023年前三季度,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211.9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排全市第7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增速居全市第8位;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1%,增速排全市第6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6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排全市第8位;税收收入29.49亿元,同比增长21.6%,增速排全市第8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86.9亿元,同比增长5.7%,增速排全市第11位,其中,限上企业零售额23.9亿元,同比增长7.6%,增速排全市第3位;进出口预计完成13.63亿元,同比增长5%;实际使用外资预计完成791万美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2.7%。

特色产业发展势头迅猛

机器人产业得到省市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高新区抢抓机遇,瞄定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种机器人研发总部基地、机器人应用创新高地目标,精准发力,机器人产业呈现快速聚集态势。

着力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底座。在组织层面,成立工作专班,实行指挥部工作机制,党工委书记任指挥长,管委会主任担任专班班长,落实分管领导周调度、领导小组月汇总机制,开放式征集企业诉求,每周研究解决项目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问题。在政策层面,认真贯彻国家发改委《支持唐山高质量发展总体方案》和省《实施意见》工作任务,编制了《高新区机器人发展产业规划(2023-2028)》,制定了《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快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关于支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办法》《关于落实“六抓”要求加快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方案》等一揽子举措,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头部企业招引、科技创新赋能、企业成长加速、招才引智助力、优化产业生态、品牌塑造提升、浓厚产业氛围“八大行动”,全力抓清单、平台、基金、场景、产业生态圈、服务,为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遵循。在基础配套方面,注重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大运营商算力中心相继落户高新区,在既有30P算力(中国联通)的基础上,未来2至3年将再新增算力100P以上(中国移动56P,中国联通50P),可满足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需求。

着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向高端化迈进。抓龙头带动促“延链”,组织开元、开诚、百川等龙头企业持续开拓机器人产业市场,进行前瞻性布局。特种机器人领军企业——中信重工开诚智能特种机器人二期项目已开工,将建成全国最大的特种机器人产业基地;百川轨道交通智能装备产业化二期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轨道机车检测机器人产业基地。抓项目招商促“补链”,瞄准国内机器人企业100强,编制产业链招商目录,建立了“1+1+N”全球招商中心体系,设立1个全球招商中心管理办公室、1个机器人产业招商中心和20个企业招商中心,同时选聘48名招商大使,建立国际化、专业化招商队伍,围绕上中下游产业链精准招商。今年以来,新增机器人企业36家,已累计发展机器人企业107家,营业收入达52.69亿元,量质同升态势显现。

着力强化科技赋能。注重招才引智,叠加落实唐山“凤凰英才”3.0、4.0人才政策,专门设立2000万元人才发展资金(以后每年按一般预算收入的2%逐年配比),获评全省唯一的“国家级产教联合体”,引进机器人专家学者和专业人才,形成了“项目引人才、智力促实力、创新谋发展”的生动局面。注重平台建设,建成唐山中关村创新中心、中关村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河北机器人产业研究院、河北省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机器人产业联盟、中德智能制造科创中心等高端平台,与中科院、清华大学、港科大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加速技术、人才、资金、产业等要素聚集。

着力优化发展生态。优化营商环境,实现339项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政务服务大厅,推动“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所有新增落户企业均配备服务团,协调解决各类生产生活要素供给问题。塑造特色品牌,高标准完成了唐山机器人展示体验中心建设,为机器人企业搭建了产销对接、场景体验和交流合作平台,成为展示高新区机器人产业实力、活力、潜力的靓丽名片。全国创新创业大赛机器人产业专业赛、 全省中小学教育机器人暨创客竞赛等大型活动的举办,全面提升了高新区的知名度、美誉度。开诚消防机器人参与我省水灾清淤,引发社会各界关注,被中央电视台宣传报道。为企业量身定制特色金融服务,结合工商银行在全省首次创新“机器人AI贷”特色金融产品,实现企业融资成本由6%以上降低到3.45%,已成功为10家机器人企业提供贷款4700万元。推动场景拓展,推动唐山机器人应用技术研究院优先公司的科学运营,深化“机器人+”应用行动,先后举办钢铁行业、应急领域、农业灌溉、科技金融、邮政领域等方面供需对接活动。

主导产业增势强劲

在机器人产业的引领下,应急装备与智能制造、医养健康、数字经济、智慧物流等主导产业蓬勃发展,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

应急装备与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提速。集聚了汇中仪表、震安科技、中信重工、陆凯科技、亚特专汽等一批具有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优秀企业,其中汇中仪表为国内最大的超声测流企业,震安科技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智能化减隔震制品装备基地,陆凯科技连续多年保持国内冶金矿山细粒筛分设备市场份额75%以上。与北京辰安公司合作引入清华大学等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成果,打造智慧应急装备特色产业集群。

医养健康产业初具规模。聚集了启奥科技、金宝实业、首佳养老、元升科技等优质企业,其中启奥科技是河北首个上市、规模最大的健康管理软件企业,市场占有率高达75%;与金宝实业合作推进北京国际医疗健康产业园项目,打造北方第一个研产医城四大功能创新融合综合体;加快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唐山成果转化示范基地项目。

数字经济产业加速发展。目前高新区共有数字经济领域企业12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25家,上市企业4家(汇中、华发、启奥、达意),在区内高标准谋划建立唐山数字经济产业园,依托中国软件协会为入园企业提供产品认证、场景推广等一站式服务,共筑园区数字化生态圈。目前,唐山数字经济产业园已落地企业12家,重点推进企业8家,有意向落地企业31家。阿里巴巴集团云上唐山数字经济产业平台、唐山市钢铁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服务平台、唐山阿里县域经济发展服务平台、中软国际、中科星图、航星永志、北京华企盾科技、软通动力等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确定入驻;百度数据标注业务已经运营,正在深度对接基于唐山产业特点的“行业大模型”入驻园区。

智慧物流产业前景广阔。积极推进唐山邮政电商物流园项目、宗旺京唐智慧港现代物流项目,与中铁十四局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力推进物流产业规划,搭建智慧物流数字平台并建设物流园。

未来产业加速布局。在京唐智慧港打造了未来产业园,积极培育氢能、生物医药、合成生物、双碳等未来产业,目前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具备了承载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条件。

项目建设稳步有序推进

深入实施“项目建设突破年”活动,打响项目建设高新品牌。

在数量上实现突破。全年推进项目94个,总投资477亿元,其中省市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94亿元,项目数量和项目总投资均同比增长20%以上。

在速度上实现突破。重点推进的30个省市重点项目均超时序进度,12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全部开工建设,特别是4个计划下半年开工的前期促开工项目全部于上半年开工建设,前期项目中有2个项目提前开工建设。5个项目实现“年内开工,年内建成”。市达4个省重点前期项目任务已全部完成,百信、华芯半导体、金石钻探、开诚二期4个项目均获批省重点前期管理项目。

在成效上实现突破。在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观摩活动中,陆凯科技项目被选为全市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主会场;在前三季度全市重点项目集中观摩活动中,分别获得全市第4名、第5名、第6名,突破了往年最好成绩。

在机制上实现突破。印发了《项目建设考评办法》,明确了考核目标任务,从机制上改变了以往高新区镇(办)不承担各项经济指标的现状,压实了基层责任,凝聚抓大项目、好项目的强大合力,充分激发基层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的工作热情,为确保项目建设工作有效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服务上实现新突破。组织实施了领导包联项目制度,对重点推进的62个重点项目实施副县级以上领导包联,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类问题,并为每个项目统一制作了服务公示牌,推动项目早开工快建设。

在专项债领域实现新突破。截至目前,高新区累计发行专项债券项目11个,总投资27.05亿元,下达专项债券资金14.11亿元,其中2023年高新区共发行专项债项目8个,下达专项债资金8.8亿元。同时,实行专项债券项目手续办理及开工入统情况通报制度,主动对接项目单位,对入统条件进行解读和技术指导。组织城乡建设局、社会事务局、京唐智慧港等相关部门按照专项债投向领域,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提前谋划储备专项债项目,适时申报专项债,提高项目申报成功率。

招商引资提质增效

聚焦延链强链补链,绘制招商图谱,建立招商引资政策、可利用空间资料信息库,规范招商引资全流程管理,在全市率先打造了全球招商中心,扎实推进“四全”招商。截至目前,高新区已签约项目115个,总投资261.756亿元;亿元以上签约项目34个,总投资149.4亿元。

高新区先后引进了外资企业79家,并有日本松下、神钢等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的日资工业园引进日资企业23家,为全省日资企业最密集区域之一。今年,高新区抢抓机遇,创造性地建立中德合作机制,在中德分别建立了中德智能制造科创中心,全力推进中德产业园建设,打造对德高端产业、先进技术、优质企业的承载集聚区和中德经贸合作的新高地。同时,全力推进河北国际合作园(东北亚)唐山园的创建,发挥东北亚产业配套基地作用,以电竞产业、国际贸易为抓手,吸引更多优质项目落户。2023年前三季度,高新区进出口总值预计完成13.63亿元,同比增长5%。

国务院
征集
国务院
客户端
互联网
+督查
公众号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