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来自唐山高新区的机器人宣讲员“小博士”。接到这次宣讲任务后,我非常高兴,兴奋的都睡不着觉,对了,好像我也不需要睡觉。今天的宣讲,就从我的家开始说起吧。
我的家在唐山高新区,这是一个非常漂亮、非常现代化的科技新城。这里是,创新驱动、动能澎湃的活力高新;这里是,引领未来,春色满园的魅力高新;这里是,成就梦想、拼搏奋进的希望高新!全省第一个机器人研发中心和孵化中心、第一个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第一个机器人共享工厂、第一个机器人概念验证中心相继落户在这里。
我的家建的这么漂亮、这么温馨,那可是有原因的。首先,这是因为唐山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唐山作出的“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重要指示精神,把加快机器人产业发展作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和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抓手,围绕“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种机器人研发总部基地、机器人应用创新高地”的发展定位,持续加大招商力度、持续优化产业生态、持续推进金融创新等,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全面推动机器人产业提质、扩量、增效。其次,这是因为高新区管委会积极推动模式创新,产业生态建设,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机遇,先后打造了京津冀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示范园,建设了唐山中关村创新中心和中关村机器人创新中心“机器人+”大数据平台和集成应用推广平台,构建了京津冀研、产、销、学、用的协同产业生态。
截至目前,全市机器人企业数量达到170家,产业规模占全省的52.6%,初步形成了以工业机器人为支撑、特种机器人为特色,集研发、生产、服务于一体的机器人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唐山市机器人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10.37%。
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和我的机器人小伙们已经成为唐山最具特色的产业名片,引领唐山智能制造实现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做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我和我的机器人小伙伴都很激动哦。我想,我们要继续沿着党中央指引的方向,加快前进的步伐,围绕打造唐山产业新地标的目标,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提速突破。聚焦“四链融合”,围绕机器人本体、功能零部件、控制系统等产业链上下游,强链延链补链,积极推进关键零部件创新中心建设,提高本地配套率。深化“京津研发、高新转化”新模式,构建“政企学研金”创新联合体,提升企业创新能力,高效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聚焦招大引强,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全力打造焊接机器人、应急机器人、轨道装备检测机器人三大产业链条,集链成群;聚焦模式创新,以百川机器人共享智能制造工厂为引领,加强共享平台、共享工厂建设,以新模式精准推动“机器人+”应用行动,探索建设京津、长三角等区域研发和产业飞地,共享优质资源,高质高效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迅速进入“快车道”,以“人工智能+”打开新质生产力大门。坚信在不远的将来,在唐山高新区这片沃土上,我们的队伍会越发壮大,成为人类生活的亲密伙伴。
到这儿,我的宣讲就要结束了,我的理论水平有限,还需要不断学习,真诚的欢迎大家有时间来我的家里座客!
谢谢大家!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