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峻峰、师源)“以前我虽然有省、市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但因为学历低,人才评定受限。现在人才评定企业说了算,我才有机会评上区级骨干人才,从而成为高层次人才,今后更有干劲儿了。”10月10日,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高压管汇车间28岁技术骨干赵晨阳说。
记者从当日召开的唐山高新区企业自主认定人才工作会议上获悉,截至目前,该区已有20家骨干企业的147人通过企业自主认定,被评为高层次人才,享受市、区两级相关人才政策。骨干企业认定的高层次人才数量是该区按照唐山市传统办法评定数量的5倍多。
今年3月,唐山市以高新区为试点开展了企业自主认定人才工作,推动人才认定从“政府主导、企业参与”转为“企业主导、政府服务”,破除人才引进、使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
“评价人才,企业最有发言权。我们引导企业结合产业特点和岗位需求,实行‘一企一策、一岗一标’,制定企业自主认定人才细则,让评价标准更贴合企业实际,做到引才更精准、用才更高效。”唐山高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王磊说。
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兴产业。唐山高新区优先认定符合智能制造、数字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主导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提供支撑。
“认定标准上,打破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唯奖项的传统模式,将技术攻关能力、生产经营实绩、对企业贡献度作为核心评价指标,‘有为就有位、实干有回报’的导向更加鲜明。”王磊介绍,他们将高层次人才划定顶尖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骨干人才五个层级,制定了以绩定才、以技定才、以岗定才、以薪定才的评价标尺。
企业自主认定人才过程中,唐山高新区简化流程,企业将符合要求的人才上报到高新区人社部门,通过线上分类申报、行业主管部门归口认定方式,实现“人才认定一件事”线上办理。
“人才新政突破了地域条件限制,将全职在唐山工作人才、柔性引进人才、有意来唐山的外埠人才、企业聘用的离岸人才都纳入认定范围,能够让我们大胆引人才、安心搞创新,有力推动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双向奔赴。”中冶重工(唐山)有限公司党委组织部部长赵瑞雪说。
唐山高新区还组建专业服务团队,搭建“企业自主认定人才系统”,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并推出住房安居、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7大类16项服务,全力做好人才认定工作的“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