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召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攻坚提速年”动员会议后,高新区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注重育、突出快、把握准,全力以赴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以一域之光为唐山全域添彩。
一是注重“育”。每年区财政拿出1亿元,用于支持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组织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加快培育10家具有行业话语权的领军企业,260家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组织实施双创平台升级工程,2020年,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达到20家,形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新创业生态链条,加速打造有利于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创新企业集群集聚的发展环境。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到2020年全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达到130家以上,掌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出一批技术领先的原创型科技成果。
二是强化“引”。树立大招商、招大商意识,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驱动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制造业领域开放与服务业领域开放相结合、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瞄准世界500强、国内500强,央企、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加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支撑和拉动力强的“高大新外”项目,打造全市项目建设新高地。总结推广达创传导“从无到有”快速成长的经验,实施“项目+人才”引进方式,力争达到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产业的效果。
三是突出“快”。坚持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全面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和竣工投产率,确保开元特种焊接机器人及系统、开诚特种机器人、汇中智能超声测流仪表等省市重点项目尽快投产达效,苏宁智慧电商产业园、震安科技减隔震制品、百川轨道交通智能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尽快开工,尤其要确保震安科技项目3月份开工,7月份取得明显形象进度,以高质量的项目建设,挺起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四是把握“准”。依托开元、开诚、百川、汇中等领军企业,实施龙头培育攻坚提速工程,鼓励支持企业推进“互联网+”计划,加速拓展市场、延伸链条、扩大规模,以久久为功的韧劲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提高、占比提升,到2020年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75%以上,建成全国最大的焊接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超声测流仪表研发制造基地和全国一流、技术领先的智慧应急装备产业园,形成推动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的强大引擎。
总之,高新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大会精神,特别是绣峰市长重要讲话精神,以更有力的举措,加快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高地,以一域之光为唐山全域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