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内动态> 部门动态
【战“疫”一线 党员志】一位农村老党员在疫情防控中的“三个身份”――记三女河办事处姚家庄村党支部副书记佟双印
发布日期:2020-02-22 阅览量:4347 字号: +放大 -缩小

 

佟双印,三女河办事处姚家庄村党支部副书记。现年68岁,是一位入党30余年的老党员,也是一位任期已达13年的市人大代表。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佟双印既是战地广播员,又是防疫劝导员和疫情排查员,全身心投入到了战“疫”一线中。

 

战地广播员

\

 

“大家注意了,出门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讲究卫生,别凑热闹,少聚餐,让我们一起防控,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村里“大喇叭”喊了起来,《三女河办事处关于不组织和参加聚集活动、有效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倡议书》通过“大喇叭”走进了家家户户。正在广播的就是姚家庄村党支部副书记佟双印。截至目前,他已连续播报20余天,姚家庄村群众知晓率达100%。乡音播报形式既接地气又实用,让广大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了解疫情动态和防疫知识,科学应对当前疫情,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打通了姚家庄村防疫工作的最后一公里。

 

防疫劝导员

疫情防控工作中,佟书记非常注重细节。每次发放明白纸时,他都会给村民叮嘱上几句防疫措施的要点。在村内巡逻时,佟书记发现村里的小商店里经常有村民逗留、聚集,还有的村民出门时不习惯戴口罩,这些都是造成病毒传播的隐患。每当发现这些现象佟书记总是停下脚步,耐心地对村民进行劝导。“这个病毒传染性是比较强的,在宁波市就有一居民没戴口罩曾与一名确诊患者在同一摊位有过短暂的近距离共同驻留,就被感染了”……“如果没有防护,一句话功夫就可能被飞沫感染,防护很重要”……一次次的耐心劝导,一次次的宣传,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把防控知识“讲”进村民内心。渐渐的村民“宅”在家的多了,在外停留、聚集的少了;外出戴口罩的多了,不戴口罩的少了。

 

疫情排查员

“我们工作细心,村民才会安心。”佟书记一边说,一边忙碌着。农村居民人口多且复杂,疫情防控必须更加细致。从大年初二开始,三女河办事处开展了四次全域摸排。姚家庄村有常住人口389户、1155人,短时间内如何做到的?“这可是宝贝,是排摸工作的‘家底’。”佟书记拿出厚厚的几本册子,里面整整齐齐地记录着居民的信息。他和村“两委”,坚持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一户一档,出色地完成了四次全域排查任务。

\

 

在排查过程中,得知村内有老两口去外地探亲想要回村的消息后,一方面将情况向办事处主要领导进行汇报,一方面与老两口取得联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向他们讲清现在的政策。老两口回到村后,第一时间对老两口和接他们回来的姑爷一家采取了居家隔离措施。现该户6口人被分别隔离在村内2处房子内,并按照要求对居家隔离落实“五个一”人文关怀。佟双印每天都会去该户查看,询问他们“今天身体怎么样?……体温多少?”“需要什么东西吗?”当有人问他:“老佟,你不害怕吗?”他说:“我是一名党员、还是一名受党教育多年的村干部,关键时刻,想不了那么多,心里就一个念头,我得上”。

佟书记这些日子心里一边牵挂着村内的百姓,一边还要惦念着家中的妻子,妻子前段时间胳膊骨折了,家里的“活计”就落在了佟书记的肩上。每天天不亮,他就早早的起来,把这一天的早饭和午饭准备出来,“这样到晌午了热一下就行了,可以节省很多时间。现在忙是忙了点,但这些付出与村民的生命健康相比,根本不值得一提。能为大家做点事,我觉得很值得,很有意义。”

 

 

国务院
征集
国务院
客户端
互联网
+督查
公众号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