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现场就是战场。
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按照党工委、管委会安排部署,唐山市住宅建设工程总公司临危受命,承接了唐山市第八医院隔离病房改造工程。面对时间紧、现场复杂、施工难度大的任务,住宅公司坚持迅速行动、使命必达,以“铁军”作风抢工期、抢进度,成为全市第一个完成隔离病房改造任务的单位。
此次抗击疫情,工程改造项目中涌现出6名优秀员工,他们加班加点,无私奉献、夜以继日、忙碌在一线。他们分别是谭会勇、蔡计忠、部萍萍、郑艳杰、孙曾江、赵建茹。
谭会勇,一名住宅总公司年轻的中层管理者,已从事基建行业超过15年,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主动担当作为,充分发扬模范带头作用。随着项目建设的不断推进,也出现了无法对外联系施工人员、运输采购过程受阻等一系列的困难,正当大家有为难情绪时,谭会勇协调各方资源,鼓励大家清墟、搬电缆、土方回填,为充实建设力量,缓解施工现场焦躁情绪,保证施工进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蔡计忠,助总物业经理。发生疫情后,他反应迅速,马上组织防疫物资,做到了储备充足,对办公楼和公司大院安排专人负责消毒,将责任落实到人,绝不大意。同时他在公司的门卫设立检查站,非本公司人员不得入内,对每一位进公司的员工进行体温检测并进行全身消毒。为了保障工地防控物资的第一时间发放,每天天没亮就到公司,开车带领大家一同赶到施工现场。随后他又接管八院改造项目收尾工作,项目施工期间,奶奶生病住院,他看护完就立即赶到施工现场。蔡计忠表示“没有大家,哪里来的小家”,蔡计忠因长时间的劳作、站立,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看到他深夜坐在医院的楼道里,脸上写满焦急与凝重的神情。大家都说有他在,心里真踏实,他却笑笑说“都是我应该做的”。
部萍萍,住宅总公司总经理助理、财务人事科科长。春节放假期间,她原本准备陪上高中的孩子旅游,在发生疫情后,为安抚孩子情绪,她答应在家陪孩子。但接到八院改造任务通知后,她主动申请到第八医院改造项目支援,并要求坚持到疫情结束,毅然决然地站在施工第一线,她把现场后勤保障工作默默担了起来,冒着风雪严寒,不畏疫情和建筑工地恶劣环境的双重考验,像“铁娘子”一样成为施工现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医院接治发热人员后,她仍坚持到现场,经常劝同事早点回家休息,自己却一直坚持的凌晨1点多才回家。她欠了孩子一个承诺,却给了防疫工作更多的付出。在大家的赞扬下,她总是谦虚地说:“尽我的微薄之力,为防疫、为公司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心里开心”。
郑艳杰,万科项目部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得知唐山第八医院改造项目人员紧缺时,他带领施工人员主动请缨,要求参加项目施工建设。到达现场后,他立刻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重活、累活都抢在前,在一次搬运废墟的任务中,手受伤了,大家劝他休息,可他却说:“早一点完工,人们就早一天安全。”在这样特殊的情况下,在日夜兼程的建设中,他践行着一个建设人对抗“疫”工作的决心。
孙曾江,万科项目部施工现场管理员。家住玉田县窝洛沽镇孟二庄村。在得知唐山第八医院改造项目人员紧缺时,他主动要求参加施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他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每次加班加点抢修工程,他都坚持工作到深夜,从来不抱怨。无论工作到多晚,他都要回家陪伴家人,天不亮又来到施工现场,每天这样几十里路来来回回,就为了能让家人放心、让工程顺利。在任何困难面前他都第一个站出来,风雪交加的天气,为施工带来了更多的难度,孙曾江双手冻得通红,衣服都被雪浸透了,仍不愿多休息一会儿,他总说“时间不等人,疫情不等人,再坚持一下,再克服一下,困难会过去的。”
赵建茹,一名助总物业的员工,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的家中有四个老人,其中两个老人的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妈妈脑梗,一直瘫痪在家,爸爸身体不好,一直靠药物维持。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年初一她还没吃完团圆饭,接到领导的任务安排,叮嘱好老人没啥事别出门后,便立即投入到了防疫工作中去。在此次防控疫情期间,她负责采买消杀和防护用品,由于疫情严重、物资紧张,她找寻各种渠道、东奔西走,急的嗓子都沙哑了。最后动用各种关系,采购到了一次性口罩、酒精、84消毒液及护目镜等物资,为后勤保障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疫情面前,她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彰显出一颗火热的入党初心。
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建筑人”的本色和担当,面对大家一句句发自肺腑的赞扬,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疫情当前,住宅公司使命必达,我就应该第一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