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内动态> 区内动态
京唐智慧港,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支点
发布日期:2021-06-08 阅览量:8202 字号: +放大 -缩小

沿机场快速路一路西行,转入通州道,“京唐智慧港”5个大字跃入眼帘。这里,曾经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留白之地,如今吊塔林立,一个个项目正在加紧施工,挖掘机、推土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处处是火热的干事创业场面。京唐智慧港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城市开发建设的主战场,一幅令人憧憬的宏伟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高新区依托原空港城谋划建设了京唐智慧港,构建以航空配套、仓储物流、高新技术为重点的全产业链,倾心打造城市门户、靓丽新区、创智高地。

区位优势 打造京唐新门户

京唐城际铁路唐山机场站3线站台施工现场

宽敞靓丽的通州道

距离三女河机场2公里、京唐城际铁路唐山机场站1.4公里、长深高速唐山机场入口3.9公里、......一组组数字显示出京唐智慧港优越的地理位置。

5月26日,记者在京唐城际铁路唐山机场站3线站台施工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铁路的线上工程作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9分钟到北京”正在加速变为现实。到2022年6月份,京唐城际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后,京唐智慧港将成功融入首都半小时经济圈,实现“不是同城胜同城”的发展效应。

京唐城际铁路的建设为高新区开展与北京市通州区的深度合作提供了重要机遇。早在2017年,高新区牵手北京市通州区投资促进局、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管委会,合力在京唐智慧港建设通州产业园。根据协议,通州产业园将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

记者在总投资13亿元、占地280亩的唐山(京津冀)高端装备E家项目看到,作为高端制造产业园,一期19栋已建设完成,将为近200家京津中小型高端制造企业提供平台。“我们产业园将吸引人工智能设备设施制造、医疗设备设施及家用医疗器械制造、物联网传感装备制造、新型环保设备制造5G设备设施制造等高端制造行业入园。目前已签约入驻企业40余家,50%以上为北京企业。”高端装备E家项目经理谢建锁对未来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3年多来,京唐智慧港在加快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累累硕果。北京双泰智能制造及气动起重设备研发生产项目、唐山(京津冀)高端装备E家、帝马科技、微探科技光纤感知和智能消防预警研发项目、祥瑞恒、中农华正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户通州产业园,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生物制药、激光设备等领域,均为高新技术产业,多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并与中关村科技园、北京经开区共建创新联盟,吸引北京知名双创机构来唐山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支持有关企业与中科院、北大、清华、天大等高校开展技术、人才、项目对接,“京津孵化、唐山产业化”正在实现。

功能完善 建成城市新中心

唐山(京津冀)高端装备E家产业园优美的园区景色

河北震安减隔震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减隔震技术产品

京唐智慧港是唐山高新区三大板块之一,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起步区面积6.3平方公里。按照功能整体规划、项目协调发展的原则,京唐智慧港构筑了“一核、两轴、两片区、五组团”的空间布局,“一核”指以经一路以东,经二十路以西,通州道以南,纬八路以北区域为核心发展区。“两轴”指以纬五路为产业发展轴,以经八路为空铁联运发展轴。“两片区”指以三女河机场为界,将京唐智慧港分为南北两个片区。南片区为综合发展核心区,北片区主要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五组团”指现代物流组团、智慧制造组团、科创服务组团、科创研发组团和现代化新型社区组团。   

“截至目前,京唐智慧港片区,已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0亿元,建成了北京路、通州道、经十八路等12条道路,基本形成‘五横七纵’的路网框架。”京唐智慧港项目科负责人王文博介绍,目前,港区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已投入使用;5G基站已建成11座;天然气管线工程正在紧张施工过程中;城市公交线路已开始运营……在此基础上,京唐智慧港还在不断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

打造“硬实力”,不忘提升“软环境”。京唐智慧港探索开展打包审批、区域审批、施工预审、云端审批、预约审批五项审批改革,既提高了审批效能,又降低了办事成本,有效激发了企业上项目、求发展的热情。

“真没想到来一趟就把事儿办妥了,‘最多跑一次’果然名不虚传!”入驻企业震安科技一位办事人员在办完审批手续后高兴地说。京唐智慧港通过探索,推进项目“打包审批”,实现了审批改革“大瘦身”。审批时间由原来的至少54天缩减至5个工作日,企业往返跑从54次缩减为1次办结。

为了吸引京津产业转移和成果转化,京唐智慧港还不断深化产业链招商,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着力引进一批优质的京津项目落户。截至目前,该区已签约京津项目51个,正在洽谈推进项目43个。这些项目将为京唐智慧港加快产业聚集、推进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智慧创新 构筑产业新高地

苏宁冀东智慧电商产业园

京唐智慧港规划展厅

“争分夺秒,实现五月底试生产。”在震安科技门口摆放着倒计时牌,见证着这里火热的建设激情。

该公司人事总务部经理吴绍辉介绍,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包含制片车间、喷涂车间、半成品库、成形车间、力学实验室、总装车间、减震车间及成品库等。“工程竣工验收已经完成,现在是设备进场阶段。正式投产后,年产值将达10亿元。”

作为国内减隔震技术产业的领军企业,震安科技的减隔震技术把硬抗震转变为柔减震,让减震控制体系既保护建筑结构又保护建筑功能。产品将应用于唐山市、河北省乃至全国,全力打造世界范围内以减隔震技术为特色的应用规模最大、规格最多、范围最广泛的防震减灾示范单位。

据介绍,该公司还设有周福霖院士工作站,致力于推动减隔震技术创新、减隔震标准编制、减隔震试验研究等方面的发展。借助我市打造国家级现代应急装备产业基地的机遇,震安科技将建设国际一流、国内第一的减隔震综合研发中心、减隔震技术应用示范展示中心,从而实现减隔震产品智能工业化制造,推动唐山应急产业向特色园区聚集、向智能高端延伸、向全产业链迈进。

项目落户,京唐智慧港强调 “智慧、智能、智造”特色。类似震安科技的“智慧”项目正在不断引进,行业翘楚、细分冠军正纷至沓来。

苏宁冀东智慧电商产业园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园区里不时有物流车辆进出。苏宁建设部项目经理张志杰介绍:“项目总投资7.8亿元,占地260亩,年存储量达到27万件。该产业园集电子商务运营中心、跨境电商运行中心、结算中心、现代化智能仓储中心、分拣中心、配送中心为一体,实现了物流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未来,该产业园将打造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区域电商运营中心、自动化拣选中心,对苏宁集团唐山、秦皇岛、承德区域电商业务的发展起到有效支撑,将带动唐山市电子商务供应链水平整体提升。

在总投资4亿元的唐山天佑安康国际颐养中心,记者看见,项目已完成1-4号老年公寓主体工程,正在进行康复医院基础工程施工。该项目建成后,可容纳近1500位京唐等地老人居住,为他们提供对讲系统、安防系统、网络系统、消防系统等智能化生活。

一个个智慧化项目相继开工、投入使用,为区域发展注入着持续后劲。京唐智慧港随着区域功能定位的明确和区位优势的愈发凸显,必将成为唐山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

国务院
征集
国务院
客户端
互联网
+督查
公众号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