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内动态> 媒体看高新
唐山高新区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走深走实
发布日期:2021-06-20 阅览量:8706 字号: +放大 -缩小

河北日报讯(记者刘禹彤 通讯员杨欢、张艳)惠民入微处,硕果暖人心。今年以来,唐山高新区按照省、市、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扎实推进民心工程实施,促进社会治理向从“管控型”“服务型”转变。

近期,全区已陆续完成小区设施改造、居家养老服务、停车场建设等民生实事,群众生活更加安心、舒心,一件件“民生微实事”托起百姓“大幸福”,这也正是高新区学党史、办实事、聚民生、解民需的生动实践。

·收集“微菜单”,当好贴心人

自“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高新区坚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服务理念,将群众身边的“小事、急事、难事”作为工作切入点,当好人民群众的“服务员”。

社区、农村工作人员结合日常网格化工作,线上线下广泛宣传民生微实事,向群众收集意见和建议,逐步形成了“群众点菜、按需做菜”的模式,将民生微实事作为创新巩固基层党建基础、推动党群服务的重要举措,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完善“微设施”,生活更安心

一直以来,高新区把群众的呼声作为指挥棒,把群众放在第一位,全力当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穿线“针”。

新建的唐山高新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打通了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成立了全市首个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坚持“一切为了企业、为了企业的一切”理念,采取政府+企业的运作模式,建立了“跑小二+店小二”的服务体系,并采取“线上+线下”的服务方式,为企业打造在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

为进一步解决群众呼吁问题,缓解区内停车压力大现状,高新区将停车场修建划入2021年十件惠民实事。目前,唐山科技中心停车场项目已完工,现175个停车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唐山科技中心停车问题,受到了企业职工和办业务群众的一致好评,提升了群众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为提速市政设施建设打好了前战。

唐山高新区在唐山科技中心新建停车场175个,有效缓解了停车难问题。

 

高新区高标准建设完成一座占地超12亩的智能化管理农村粪污处理站,涵盖区内所有农村2万农户及辖区16所农村学校粪污的收集、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切实解决了农村厕所粪污处置难、利用难问题。

为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在京唐智慧港修建了凤眼公园,栽植了法桐、栾树、国槐、白蜡等10余种树木200余棵,月季、芍药、麦冬等花草20余万株。

·实施“微改造”,生活更舒心

聚焦补齐短板、满足需求,高新区找堵点、疏痛点、解难点,认真补齐社区基础设施短板,为群众营造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

设立了全市第一家智慧税务微厅。集成了发票领用代开、税费申报缴费等业务的“一站式”在线办理功能,可为企业实时提供新办登记、实名采集、票种核定认证、税控设备发行等业务的“交互式”远程服务,办税缴费由“最多跑一次”变为“一次不用跑”,并且24小时“不打烊”。

针对餐饮油烟管控难题,高新区率先建成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第一个五参数油烟智能管控平台,并成功对监测点周边涉及432户居民的16个公共烟道实现了智能管控。

为了给群众打造更多的休闲之地,高新区将建设路与龙华道交叉口两侧音乐喷泉进行了维修改造,并对环城水系建设路桥等15座桥梁进行了亮化提升改造,包括桥体灯光安装、外立面改造、护栏粉刷等项目,改善了周边环境。

了解到世纪瑞庭社区健身器材不足,高新区相关部门立即行动,结合小区实际安装了健身器材,让群众享受到了家门口的“健身房”。

·提供“微服务”,生活更暖心

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对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改造,覆盖常住居民1.5万余人,建筑面积2300平米,设有日间观察床5张,病房床位19张,积极引入工人医院专家定期坐诊,设有内科、中医、外科、儿科等多个诊室,并依托“96519”平台,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难题。

为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高新区计划今年建成8个日间照料服务站,现荣馨园、文昌园、枫叶园、新景楼4个社区日间照料服务站已完成建设。依托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用品代购、餐饮外卖、家政预约、代收代缴等服务。

积极组织开展文化惠民“七进”系列演出活动。聘请专业演出团体,把富有鲜活气息的新戏、新作和久经检验、常演常新的经典保留作品送到社区、农村、学校,极大丰富了群众日常精神文化生活。

下一步,高新区将不断把党史学习教育的学习成果,转化为顺民心、解民忧的实际行动,用心、用情、用力作答好“为群众办实事”的每一道题,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一百周年。

国务院
征集
国务院
客户端
互联网
+督查
公众号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