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区内动态> 部门动态
“厕所革命”最后一公里的高新区样本
发布日期:2021-09-15 阅览量:5103 字号: +放大 -缩小

视频导读

近年来,高新区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改善了农村群众居住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随着年初高新区粪污处理站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厕所革命”进一步扎实推进,农村厕所粪污处置难、利用难这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走进高新区詹官屯村村民白宝军的家中,卫生间样貌已与市民公寓并无二致,没有蝇虫飞舞,也没有任何异味。白宝军介绍说,这些都要归功于高新区推进的“厕所革命”。

几年前开始的“厕所革命”,让白宝军家用上了这种被称为双瓮式的厕所,和她家一样,高新区43个行政村,2万多农户中98%的家庭也完成了这种改造,而最近,随着“厕所革命”的扎实推进,村民们又体验到了新变化——随着白宝军在手机上一条吸污申请的发出,一辆隶属于高新区粪污处理站的吸污车已经在路上了。

在农户家,整个吸污过程没有溢出任何气味,而在高新区“厕所革命”最后1公里的终点——粪污处理站,记者发现这里也没有其他难闻的气味,只看到满眼的花草果菜,闻到随风而来的阵阵花草的清香。

据了解,高新区粪污处理站位于高新区刘家洼村,总投资580万元,占地面积12亩,地上规划了农业种植园、粪污处理智能监控系统,地下则规划了粪污生物处理系统,并购置了10辆粪污清运车辆。粪污处理站建设按照零渗漏、零污染、零异味、零残渣、零噪音的“五零”技术标准打造,去年9月开始试运营,今年初正式运营,服务范围包括高新区所有行政村及境内16所农村学校。

据介绍,高新区粪污站正式运营以来,每天运进的粪污在150吨左右,经过一天左右时间就可以降解成为达到农村生活污水二级标准的水,运进的粪污每天都可以做到日产日清,而产生的150多吨水大部分提供给了区园林部门用于绿化,还有一部分提供给了周边的种植户。

国务院
征集
国务院
客户端
互联网
+督查
公众号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