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 读
近日,高新区各单位紧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围绕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出实招,见成效,深入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满意度。今天,我们推出第五期。
▼▼▼
01 行政审批局
行政审批局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行高效服务一窗办、高频事项简化办,通过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6个综合受理窗口,实现了“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统一出件”无差别模式,并全面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等相关制度,由受理人接件后进行内部流转,有效的避免了办事群众“往返跑”的情况。自“一窗通办”改革工作以来,已受理各类业务2000余件。此外,行政审批局还积极推进告知承诺制改革工作,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等9个事项纳入实施范围,由原来的“先核后审”改为现在的“先审后核”,精简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极大的方便了办事群众,真正让群众享受到“一次办好”的改革福利。
02 应急管理局
11月份以来,应急管理局针对企业安全管理意识薄弱、隐患排查不到位等问题,采取多种措施帮企业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一是扎实开展“双控”指导验收工作,聘请专家检查企业“双控”机制运行现状,查找存在问题和不足,给予指导性意见,帮助企业规范“双控”工作。二是加大隐患排查整治力度,通过深入企业检查作业现场和管理档案,及时帮助企业消除安全事故隐患100项,有效杜绝事故发生。三是积极利用“冀安全”河北省网络答题活动,提升企业从业人员安全知识和应急常识,进一步夯实企业安全管理基础。
03 生态环境分局
为提高企业污染物排放精细、精准管控水平,生态环境分局深入开展绩效分级入企督导帮扶活动,通过培训宣传、发放技术指南等形式进行技术帮扶,对企业绩效分级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详细解答,对辖区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差异化指标及具体减排措施要求进行了细致解读,对相关工作细则及标准进行了强调;严格对照污染治理技术、无组织管控水平、监控监测及清洁运输等各项指标要求,对企业污染物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薄弱环节等现场“把脉看诊”,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出差异化改进提升建议。截至目前,共实地走访铸造、耐火材料、制药、工业涂装等行业企业29家,解答疑难问题150余个,精准助力辖区内企业提升改造。
04 京唐智慧港
为高速高效推进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京唐智慧港开展了“高新事、马上办、高兴办”活动,通过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从项目前期手续至投产达效全程跟踪服务,推行“区域打包审批”,确保建设单位申报一次、提交一次、审批一次,全力按下项目建设的“加速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