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新区的孩子们迎来了““双减””后的第一个寒假。为保障广大师生假期安全,高新区社会事务局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并下发寒假安全、疫情防控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大力倡导假期不远行、不聚集、视频拜年、居家过节,并指导学生、家长朋友科学防疫,做好日常防护。高新区持续保持对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高压态势和对违法违规办学的“黑班黑校’、在职教师补课行为的打击力度,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的第一个寒假,告别了各式各样的学科类补习班,告别了大量的寒假作业和“题海战”,高新区为孩子们“合理配餐”,根据班级、年龄、地域及学生的个性特点,把安全防疫、劳动实践、学习创新、体育健康、德育美育装进书包,让孩子的假期生活更加充实快乐,营养丰富。
安全防疫两手抓。寒假生活,以安全健康为基础。高新区持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防疫宣传教育,以落实当前的疫情防控要求,防范火灾、冬季滑冰溺水、触电、交通意外、食物中毒、电信诈骗等易发、多发的寒假意外事故为重点,制定寒假计划,开展一系列学生、家长喜闻乐见的宣教活动,并指导家长落实监护职责,共同为学生的寒假安全保驾护航。
体教融合强根基。“少年强则国强”,为强壮中小学的体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锻炼习惯,高新区根据学生发展规律,科学规划每日运动量,制定下发《高新区中小学寒假体育锻炼计划》,选择一些不受时间、场地、器械的限制,可操作性强的多种体育锻炼形式,图文并茂。学生可根据兴趣自由选择锻炼计划,并通过亲子互动、体育游戏等增加寒假体育活动的趣味性,保证寒假体育作业不流于形式,做到停课不停学,居家不停练。
劳动教育促发展。推进学生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高新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围绕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自理和家务劳动,从简单的叠被子、洗衣服、拖地扫地,到难度较高的制作饭菜、日常采购、管理家庭开支等,推出高新区中小学日常生活劳动必会清单,既保证孩子能够在家务劳动中体验自身价值并获得满足感,又能避免难度过大,孩子因挫折产生抗拒和畏惧心理。高新区将家庭劳动的参与、劳动技能的掌握、劳动收获等加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以促进体质体美劳全面发展。
德育教育注灵魂。中小学德育教育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才”的重要一环,对全面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意义。寒假期间,高新区持续开展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坚持每周阅读爱国主义书籍或观看影视材料,了解革命先烈、英雄人物、防疫楷模的先进事迹,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和爱国热情;开展“争做疫情小卫士”系列活动,以讲一个防疫故事,录制一个防疫短视频、绘制一幅防疫宣传画、开展一次防疫志愿服务为主题,加强家长的情感培养和纽带联系,推进全民抗疫;寒假期间,以设计一组垃圾分类宣传画、写一封环保倡议书、制作一张节约粮食手抄报为主题,大力倡导低碳环保生活,培养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开展红领巾之声广播,宣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筑牢爱国根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高新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将““双减””政策融入学生寒假生活,让教育回归本质,做到了“减负不减质量、减负不减责任、减负不减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