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小事关民生。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高新区充分发挥“问政唐山”平台阵地优势,坚持“留言就是心声、舆情就是民情、网评就是政评”的理念,用心、细心、专心办理每一条留言,当好网友的“情绪疏导员”“民情快递哥”,铺就了社情民意的绿色通道,激发了党心民心的同频共振。
2419件
2021年,问政平台共接到网民咨询、投诉、建言、举报、求助有效留言2419件,平均每月处理留言201件,按时办结率100%。留言内容覆盖道路建设、市政设施、城市规划、社会治安、医疗卫生、疫情防控、环境保护、市容市貌、劳动就业等方方面面。其中,住房、出行、入学等民生问题,成为网民留言的集中点。群众诉求主要集中在疫情防控类、消费纠纷、噪声扰民、农民工权益、占道经营、房地产开发管理、工资拖欠、占道停车等问题。
问政量不断加大,覆盖面不断扩大。如今,网络问政已被越来越多的市民和网友接受并熟知。“有了网络问政,我们老百姓的期盼,终于有了反映的渠道,也终于让领导层听到了我们的声音,感觉挺欣慰的。”在 “问政唐山”平台留言中,网友用一句话叙述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23家
高新区始终把网络问政反映问题办理放在突出位置,把它作为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工作落实的新途径、新载体,坚持“有问必回复、有诉必受理、结果必反馈”,让群众诉求得到满意答复。
2021年,全区共有23家单位和部门承接办理网民留言,形成了由“问政办理”到“问政服务”的转变。推出在线“答政”,接受群众的咨询、求助、批评、举报和建议等,涵盖教育、道路交通、市容环境等21个领域,共同推动了网上群众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
135工作法
在高新区纠风办,有一本厚厚的工作台账。群众问政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也需要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来答复,“比如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工程款和员工报酬需要转办的单位就完全不同。这里面记录的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情况,可以说是一本经验手册,将它们分门别类,有助于我们日后的工作提高效率。”高新区督查室工作人员介绍道。
针对网民留言增速快、时效强、传递广的特点,高新区纠风办发扬“工匠精神”,创立了网民留言办理“135工作法”。“1”是安排专人负责平台问题线索回复及办理,对涉疫、涉稳等紧要留言做到“一日一清”;“3”是不断强化末端落实,注重发挥各单位各部门留言办理责任人“报前核查、分解认领、办理回复”三方面的作用;“5”是对敏感性、普遍性、典型性留言坚持全流程处置,做到受理、交办、督查、反馈、回访“五个百分之百”。
3分50秒
问政人,您好!您的问政问题已收悉。从5月份起,第一阳光幼儿园幼儿托费饭费从预交费中进行抵扣,并从6月份起不再收取预交费,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从收到问政到回复,只用了3分50秒,这是2021年高新区网络问政最快的问答速度,只因“急百姓所急”。
群众需要的,就是“网络问政”要办的,答复就是“军令状”。感谢“问政唐山”,高新区为民办事的效率真高啊!问政网友在平台的留言,寥寥数语,情真意切。一条条问政留言,一个个贴心回复,一来一往中,架起了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回复在网上,但办理在网下,我们经常与网友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解释,尽量让问题得到圆满解决。”负责问政工作人员表示,平台留言会及时报送给相关单位联络员,由联络员直接转交给分管领导和责任人进行调查核实,并尽快网上回复,“上网访民意,下网解民忧”,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也是做好网络问政工作的关键。
5期
高新区将网络问政作为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的重要举措,突出“马上就办”,用一个又一个问题的快速解决,着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2021年,高新区报道创新开设了《我为群众办实事》专栏,针对网络问政就开播5期。始于问政,又不止于问政,更要问计、问策、问能、问心,问出群众对职能部门工作的期望之心,问出群众对政府舆论监督的期盼之心。一次有网友问政反映,星河湾D区通往地下车库的楼梯无护栏,楼梯的灯也不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高新区纠风办第一时间召集城建部门对反映的问题进行现场勘察,并在第一时间安装了护栏,更换了灯泡,及时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为群众解难题没有过去时,只有进行时。高新区纠风办对问政受理流程、答复时限、考核评价等进行了细致明确的规范,切实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让群众的烦心事变成顺心事,让“问题清单”变成“满意清单”。
一头挑着民意,一头挑着政声。高新区将继续用好用活网络留言“回音壁”,用心用情筑牢民意“连心桥”,不断擦亮幸福高新的鲜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