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肆虐之时
他们大多还是孩童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之日
他们正青春
沿着前辈们的足迹
扛起应担的责义无反顾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
唐山高新区这些90后青年的身影格外显眼
青春的律动格外动人
青春的力量给人希望
01
郭际:主动请缨做防疫志愿者
95后的郭际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也是一名退伍军人,2月初,他主动找到社区,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现在每天坚持在龙悦新居社区值守。
郭际每天一大早就来到社区,不畏严寒,不怕辛苦。买菜、送日用品、送快递、收垃圾、消毒……这是他一天的“常规操作”。
有时
他是记录员,在社区门口仔细询问,为社区出入人员进行信息登记
有时
他是监测员,在社区关卡把好体温监测
有时
他是宣传员,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宣传标语的张贴和维护工作
有时他是“跑腿员”,为居家隔离或行动不便的社区居民送去生活必需品;
有人问他年纪那么小为什么要来当志愿者时,他笑着说:“疫情面前,人人有责,虽然每天很忙碌,但也很充实,而且我还曾经是一名军人,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是军魂不能丢,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不上谁上!”
02
李岩:我年轻,我就要多干一点
李岩,一名90后的年轻党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他不仅负责市场监管分局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综合协调工作,还同时负责区内食品排查组工作。作为一名90后的年轻党员,他连续二十多天坚守阵地,制定工作计划、印发通知文件几十份,组织编写分局疫情防控期间工作日志20期,市场监管组日志15期,上报宣传信息14份。
每天,你都能看见他伏案工作,奋笔疾书的样子。
经营场所大排查、张贴宣传通告也处处看到他的身影。
90后的他活力十足,却又踏实肯干,他说“我年轻,我就要多干一点!”他用朴实的话语、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新时代90后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03
郭子政:以所为家的人民公安
郭子政,高新公安分局一名95后的见习民警。
他说:“这场战‘疫’我没理由缺席。”
他 “以所为家”:疫情防控任务一开始,他主动找到领导立下“军令状”,他说:“我年纪小,负担轻,可以多分配给我排查任务,保证完成好。”他主动承担了4个老旧小区的排查任务,逐门逐户走访,逐一登记排查台账,深入摸排重点人员,在走访的同时向辖区居民宣传防疫知识,每天工作到很晚才回到单位宿舍休息,一连二十多天,吃住在所里,每天只是抽空给家里打个电话,报下平安。
有一次,在得知所管辖社区出现两名从武汉返唐发热病人后,郭子政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赶到发热病人所在小区,与社区人员一起做好社区隔离、联系卫健部门、上报信息、小区消杀等工作,一直忙到深夜。
“我是90后,我要在一线接受锻炼,砥砺成长,让年轻的臂膀在抗‘疫’中变坚强。”郭子政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疫情在前,警察不退。相信在无数像郭子政这样的同志的无私奉献和坚守下,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04
赵剑:90后女“汉子”
“17年前,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是被保护的孩子!17年后,我们不怕,因为我们有力量保护别人!”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高新区街道办事处90后工作人员赵剑已经坚守在工作岗位二十多天了。她每天要领物资、发物资、收发文件,中午和晚上写稿件,统计数据,做报表。同事都说她是个女汉子,没见她停下过脚步。
二十多天,她没有回过家,没有见过她两个可爱的女儿,实在想念的时候只能抽空和女儿们简短的视频,报个平安。
赵剑的爱人也是一名防疫一线工作人员,两个人自防控疫情开始就没见过面了。
这是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两个人聊天时出现最多的对话,互相询问对方的情况成了这对不能见面的“小两口”每日的必修课。
提起自己的小家,赵剑眼里满是泪光,但是她说“我是党员,疫情当前我必须上!”
少年强,则中国强
青年有担当,则国家有力量
在这场全民参与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
唐山高新区青年逆行而上、冲锋在前
他们用最美的青春乐章致青春
这青春风暴正在驱散疫情阴霾
还高新区以朗朗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