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长,我在高新区商务局工作,我要返岗,可以放行吗?不行怎么办?如何解决?”
“妈妈,疫情这么严重,外面一定很危险,既然社区不让你出去,你就别去了吧!”
“那怎么行!疫情来了,大家都困在家里静止不动、不知所措。此时正是急需我们这些党员干部坚守岗位、履行职责,协调社会运转啊!”
这对母子的对话发生在2022年3月19日。这一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唐山,一时间城市静止了。然而,一大批党员干部却逆行而上、重返岗位,扛起责任、践行使命,成为了打赢这场抗疫阻击战的中流砥柱。高新区商务局副局长、保供一组负责人王淑玉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位。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封控措施能否落实,大家能否在家待得住,关键要看老百姓的生活物资是否得到保障,充足供应老百姓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至关重要。
快速构建保供体系
封控管理后,王淑玉负责督导街道办事处做好区域内26个村居、94000多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保供工作。面对疫情初期核酸检测任务繁重,街道办事处人员紧张的局面,她主动承担,带领分管处室的同志们与街道办事处人员混编工作,深入社区、门店挨家走访了解情况,主动对接区内马家屯、新发地、金钟等大型供应企业调配货源,及时调整保供预案,科学选定保供店50家,保供企业6家,指导商户按照“网格化、无接触、标准包”的要求展开保供工作。同时组建微信保供交流群,供应企业发布货价信息,保供店择优下单采购。选取区内供应企业供货,既方便了保供店采购、又减少人员跨区流动,创造了运得进、货源足、平价销、内循环的保供模式。
科学搭建供应平台
货源有了,如何将物资送到居民家中?问题摆在眼前:保供店自发搭建的购物微信群不能做到全覆盖,社区工作人员短缺很难保障及时配送到位。王淑玉立即组织起草了《居民小区生活物资供应流程规范》,以楼栋为单位建立起了“生活委员”制度,充分利用隔离在家不能返岗人员作为联络员,收集、汇总居民需求信息,对接保供店进行物资采购,搭建起了保供店人员、社区志愿者为主体的保供配送链条,配送的及时率、百姓的满意度有了保障。
关注社情倾听民声
物资保供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也容易成为舆情多发的领域。星河湾是此次高新区核酸阳性病例最多、疫情最严重的小区。有群众反映,小区内多栋楼被封闭,不仅生活物资、医疗物资短缺,而且生活垃圾无人清运,存在疫情传播隐患。接到舆情信息后,王淑玉不顾病毒感染风险立即前往小区了解情况,并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对居民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处置,做到舆情第一时间发现,困难快速得到解决,社区居民拍手称赞。此次疫情发生以来,她累计处置舆情信息73件,做到了件件有回声,桩桩有落实。
精准服务不落一人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王淑玉发现在街道办事处生活物资保供预案划分的26个社区、村居的网格中,没有覆盖写字楼和公寓楼宇。“这个群体的生活物资供应咱们也得管啊!”于是她又开始对区内写字楼宇和公寓楼滞留人员进行摸底,经排查,共筛查出滞留人员856人。根据不同需求,她为每个楼宇、公寓制定了个性化保供方案,对接了盒饭配送企业、物资配送企业、增设保供店。针对封控人员较多、企业外籍高管聚集较多的时代星城公寓,她安排专人专车负责采购和配送,有效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疫情尚未结束,战斗仍在继续,王淑玉也继续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她用担当奉献、恪尽职守彰显了党员本色,让党徽在抗疫一线闪光!